新闻动态
 
 
吴翔宇教授就儿童读物健康发展问题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采访

发布时间:2025-08-05浏览次数:10

  日前,就儿童读物健康发展问题,吴翔宇教授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采访。针对当前童书市场的状态,吴翔宇认为,当前引进版读物在科普、经典IP等特定领域的优势,主要源于欧美童书产业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品牌效应,以及在题材创新和表现形式上的先发优势。但目前我国原创儿童文学类出版物已占据少儿图书市场约三分之一的份额,成为推动整个出版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创作生态方面,以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为标志,中国儿童文学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型,创作题材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产业价值方面,儿童文学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在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就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议题,吴翔宇认为,在创作层面,应基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建立科学的分级阅读标准,同时拓展生态文学、科幻等创新题材,优化作家培养机制。在遴选环节,需建立跨学科评审机制,完善推荐书单和分级阅读工具。出版市场方面,要推动技术融合出版,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此外,需要家庭、学校和政策协同发力:家长应避免功利化选书,学校需将阅读纳入课程体系,政策上要延续全民阅读支持。最终目标是回归儿童本位,通过原创力提升、标准体系建设和技术赋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童书生态,实现商业价值与文化责任的平衡,为儿童提供更优质的阅读内容。朱自强谈到,儿童文学的“成长”书写要求儿童文学作家必须在人生道路上积极探索,在洞悉儿童心智成长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领悟以合适的艺术形式呈现于儿童文学作品之中。



 
Copyright © 2004-2018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管理入口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E-mail: et@zjnu.cn 感谢浙江师范大学网络办提供空间和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