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成人的规约与儿童文学的可能——记迂卓“中西比较视域下战争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讲座

发布时间:2022-05-07浏览次数:108

5月6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儿童文学专业博士生迂卓带来一场主题为“中西比较视域下战争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的线上讲座。本场讲座系“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成员丽泽童书社活动,由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翔宇教授主持,儿童文学相关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迂卓简单介绍了讲座的内容概要。本场讲座主要从战争儿童文学的存在、作为战争亲历者的儿童、中国战争儿童文学的创作现状及艺术缺失和结语等四部分展开讲述。

在“战争儿童文学的存在”部分,迂卓首先介绍了战争儿童文学的概念及范围。迂卓借鉴沈雁冰先生的《欧洲大战与文学》一书中对于战争题材文学作品的分类方式,将其分为战争文学、战时文学和战后文学三类。其次,引用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关于“人的性格形成”理论,迂卓对战争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文学当中存在的意义这一话题进行阐释,他强调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的重要性。儿童文学创作,不仅是向儿童展示美丽的生活图画,也要把真实的人生滋味传递给他们。儿童文学作家和成人文学作家一样,需要对现实世界有清醒的认识,有洞悉人生的真知灼见,不应该无视与忽略战争这一题材,应该表达正确的战争观,告知儿童战争背后的真相。随后,谈及战争题材在儿童文学的特殊性表现,迂卓认为从整个儿童文学活动系统来看,儿童文学创作是成人作者与少年儿童读者之间的艺术对话和交流。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活动的根本差异在于儿童的参与,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儿童文学活动系统内部的特殊性。

在“作为战争亲历者的儿童”部分,迂卓主要以西方战争儿童文学作品为例进行文本分析与解读。他将这类文学作品的叙述模式概括为三种:躲藏式、逃亡式和支援式。比如托尔的《隐秘的窗户》,以色列作家尤里·奥莱夫《鸟雀街上的孤岛》《光亮在远方》《从隔离区来的人》,塞拉利尔的《银剑》,约瑟夫若福的《弹子袋》等,都是躲藏式的叙事路径;霍尔姆的《从集中营逃出的孩子》,马修斯的《鱼》,希拉兰达尼的《深夜日记》,霍金斯《险恶之海》等,都是逃亡式的叙述模式;而支援式的叙事模式主要以前苏联和中国的战争儿童文学作品为主。

在“中国战争儿童文学的创作现状及艺术缺失”部分,迂卓将中国战争儿童文学分为两类,一类是是直接描写儿童抵抗式的战争生活,比如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刘真的《长长的流水》,华山的《鸡毛信》,任大星的《野妹子》等;另一类是反映儿童在战乱阴影下的苦难生活,比如任大星《挨饿的日子》,任大霖的《渡口》等。在这类作品中,由于作家本身的成人意识形态及他们在战时语境中的革命热忱与阶级意识,导致作家在处理语言和叙事时过于理想化、幼稚化,忽视了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思维状态,致使作品中的儿童形象过于早熟与高大,背离了儿童文学作品应具有的特殊性。其次,迂卓认为部分中国战争文学作品中的少年人物形象体现的是一种阶级觉悟——具有仇恨敌人、机智勇敢等普遍的共性,而这些共性在成人文学战争作品中也普遍存在,缺乏对儿童自身的心性描写和个性刻画。事实上,儿童不仅有区别于常人的特点,不同的儿童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缺乏对儿童文学特殊性的认识往往造成模式化、雷同化的创作现象。

“结语”部分,迂卓比较了二次世界大战对于中西方文学的影响。他指出,二战以后,西方人开始重新思考“人”这一简单而又复杂的生物。经历了战争的惨痛现实,西方人对人的生存方式、生存价值与生命意义进行严肃的反思,由此西方儿童文学界诞生了出许多启示录式的儿童文学作品。恰恰相反,中国在经历了抗日抗战以及解放战争后,漫长而残酷的战争给中国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文学对战争采取的是宽容态度而非西方所普遍采取的谨慎态度。

讲座最后,吴翔宇老师作总结发言,他对迂卓关于战争儿童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思考予以赞扬,肯定了战争儿童文学这一探索方向的研究价值。“战争”与“儿童文学”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个加号,而是存在可以相互阐释和交叉的研究空间。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文字丨王兴彩


 
Copyright © 2004-2018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管理入口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E-mail: et@zjnu.cn 感谢浙江师范大学网络办提供空间和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