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第五届蒋风儿童文学奖(理论贡献奖) 获奖者揭晓

发布时间:2021-12-17浏览次数:316

为了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奖励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领域有影响力、引领学术发展的学者,浙江师范大学与武义县人民政府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指导下,共同主办“蒋风儿童文学奖”(理论贡献奖)。经过专家的提名和评审,杜传坤教授获得第五届“蒋风儿童文学奖”(理论贡献奖)。

评审专家推荐语:

杜传坤教授是当前国内知名的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年来深耕中国儿童文学史及相关理论研究。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论》《20世纪幼儿文学史论》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和幼儿文学的源流、发展、译介和接受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有质疑批判精神,也有建构意识,贯穿着价值判断和历史追问以及文学史观,在文学研究和儿童文学理论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

杜传坤教授简介:

杜传坤,山东平原人。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博士毕业于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皆为儿童文学)。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访问学者。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教育研究。


兼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山东研究院常务院长,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基本理论专委会委员等。出版《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1)、《20世纪中国幼儿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11)、《绘本赏析与阅读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12)等专著和教材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中国幼儿文学史论”(11CZW07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儿童文学中的童年观念史”(19BZW14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下儿童文学发展史”(21&ZD257)子课题、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身份想象”(08JDD004)、“儿童传统文化适性阅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18BJYJ02)等。发表论文60余篇,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主体转载。相关成果曾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杜传坤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研究,致力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基于现代性反思的立场审视儿童文学的理论建构与阅读实践。其有关儿童文学史研究与写作的文化研究、建构论研究、现代性批判等观点在学界有较好的学术反响,《光明日报》《山东社会科学》《文艺报》《中华读书报》《文学报》《文艺评论》等报刊杂志曾推出朱德发、刘绪源、吴其南、曹文轩、李钧等人推介其专著的文章。

代表性成果《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论》该著系杜传坤教授的博士论文,是重写儿童文学史的力作在宏观把握与文本细读中,探寻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研究与写作的可能与限度。朱德发教授在《山东社会科学》为其撰写书评《创新型的儿童文学史书写》,评价其确实是一部创新趋优的新著,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书写达到了一个新的学术层次。吴其南在《文艺报》上撰写书评《现代儿童文学史的重构》,认为该著实际上已经在史的层面开了现代儿童文学史的重构”。

代表性成果《20世纪中国幼儿文学史论》,是杜传坤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是“幼儿文学史”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该著从儿童文学中分出幼儿文学,从两者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中梳理其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演变,在历史性、幼儿性、文学性、文化性的观念与尺度中探析幼儿文学史的流脉,探讨基于现代性与童年想象的幼儿文学史的可能与限度,集中反思了现代童年观的世纪沉浮与命运。曹文轩教授在《光明日报》撰写书评《幼儿文学的边界究竟在哪里》,称这是一部纯正的学术专著对幼儿文学学科乃至对幼儿文学事业而言,无疑是一重要的学术成果

代表性成果《转变立场还是思维方式?——再论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本位论”》,该文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性进行了深刻反思,推进了儿童文学中“童年观”这一原点问题的研究。文章提出“儿童本位论”与儿童文学的“现代性”在思想起源上具有同构性,二者皆建立在儿童/成人具有本质差异的二分式假设之上;片面强调儿童/成人之间的差异而忽略其共性,将导致儿童文学成为儿童唯一能够阅读的以及只有儿童才阅读的“贫乏”文学;超越“儿童本位论”的理论意义在于超越“本位论”,“儿童本位论”批判的实质不是立场批判,不是批判“以谁”为本位,而是思维方式的批判。该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Copyright © 2004-2018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管理入口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E-mail: et@zjnu.cn 感谢浙江师范大学网络办提供空间和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