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2001.9-2004.6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周晓波教授,毕业获硕士学位。
2007.9-2010.6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蒋晓丽教授,毕业获博士学位。
2010.7-2019.1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院任职,2012年晋升副研究员,2013年起任硕士生导师。
2015.5-2018.12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2019.1- 至今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二、主要承担的课程
《比较儿童文学》、《大众传媒和儿童文学》、《童书出版研究》、《儿童文学传播研究》等。
三、获奖情况
2011年入选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
2012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
2013年获金华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四、主持课题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资助项目“西方儿童文学的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11CWW005)。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传媒研究”(18BZW141)。
3.主持浙江省哲社规划后期资助课题“大众传媒视阈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转型研究”(11HQZW05)。
4.主持2016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课题“20世纪美国儿童文学的中国传播与接受”(2016M600475))。
5. 主持浙江省哲社规划办一般课题“民族国家想象意识与域外儿童文学资源的中国化” (2019YSXK04ZD)。
6.主持浙江省哲社规划重点项目“浙江未成年人阅读状况调查的主要发现、问题及对策建议”(21NDYD058Z)。
五、科研成果
(一)专著
1.《大众传媒视阈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返观与重构——儿童文学论集》,晨光出版社,2015年版。
(二)科研论文
1.《心灵的守望和诗性的飞翔——读米切尔•恩德作品》,载《中国儿童文学》
2003年第2期。
2. 《中国儿童文学现实主义走向的启示者——叶圣陶儿童文学创作新论》,载《中国儿童文化》第1辑,2004年。
3.《民间童话叙事时间艺术分析——以<林中睡美人>为例》,载《中国儿童文学》2005年第2期。
4. 《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研究的突围与拓进》,载《当代文坛》2008年第2期,。
5. 《丛书出版与新时期儿童文学格局构建》,载《中国出版》2008年第6期, 。
6.《民国国语课本与儿童文学研究——以<开明国语读本>为例》,载《当代文坛》2010年第3期。
7.《孙毓修儿童读物编辑特色与启示》,载《中国编辑》2010年第5期。
8.《消亡抑或重构——童年变迁与儿童文学生存危机论》,载《文艺争鸣》2011年第11期。
9. 《儿童文学写作的难度与智慧——以殷健灵<1937:少年夏之秋>为例》,载《中国出版》2011年第11期。
10. 《新媒介时代的儿童文学生产与传播》,载《当代文坛》2012年第2期。
11. 《历史与当下:国际大奖儿童文学丛书的出版现状与问题》,载《中国出版》201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出版业》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12.《儿童文学的返观与重构:基于当下民国童书开发的思考》,载《中国出版》2013第11期。
13. 《西方儿童文学的中国化——以《伊索寓言》的考察为例》,载《文艺争鸣》2013年第11期。
14.《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作品的中国传播》,载《中国出版》2016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出版业》2016年第7期全文转载。
15.《<妇女杂志>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载《文艺争鸣》2016年第9期。
16.《传统文化的图画书转化——基于民间故事、童谣类图画书创作的思考》,载《中国出版》2017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7.《时间:童话的“阿德涅彩线”——论童话中的叙事时间及叙事结构》,载《中国儿童文化》第5辑。
18. 《论儿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基于儿童文学传媒研究的考察》,载《中国儿童文学》2012年秋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