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队伍
 
 
吴翔宇

发布时间:2019-03-28浏览次数:6267

吴翔宇(1980-),湖南平江人,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教育部交叉学科儿童文学学科负责人、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重点基地负责人、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闻一多研究会理事、中国写作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儿童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文学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术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转载10多篇,出版专著《鲁迅时间意识的文学建构与嬗变》《五四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研究》等12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共5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持的教学成果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代表性论文】

1.吴翔宇:《资源转换与中国儿童文学语言现代化的生成》,《文学评论》(CSSCI)2023年第6期。(《新华文摘》2024年第9期论点摘编)

2.吴翔宇:《边界、跨域与融通——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一体化”的发生学考察》,《文学评论》(CSSCI)2020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2期全文转载)。

3.吴翔宇:《“五四”儿童文学接受外国资源的机制、立场与路径》,《学术月刊》(CSSCI)2015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导学》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

4.吴翔宇:《百年中国儿童文学跨学科拓展的依据、路径与反思》,《学术月刊》(CSSCI)2020年第7期。

5.吴翔宇:《知识观重构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学逻辑》,《学术月刊》(CSSCI)2023年第8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全文转载)

6.吴翔宇:《文明论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学术月刊》(CSSCI)2025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5期全文转载)

7.Wu Xiangyu,An Shuang.The Brutality of Lan: Race, Gender, Mental Distress and Healing in The Many Meanings of Meilan,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2025(1).A&HCI收录

8.Wu Xiangyu,An Shuang.The imagination of China in Chinese American children's literature:reasons,forms,and implication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2025(3).(SSCI、A&HCI收录)

9.吴翔宇:《论余华小说的“疼痛”美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7期。

10.吴翔宇:《残雪小说的存在命题:世俗之上,虚无之下的精神张力》,《文艺争鸣》(CSSCI)2011年第6期。

11.吴翔宇:《鲁迅历史叙事传统的建构与延传》,《文艺争鸣》(CSSCI)2012年第4期。 

12.吴翔宇:《儿童镜像与鲁迅“新人想象”的话语实践》,《文艺争鸣》(CSSCI)2016年第9期。

13.吴翔宇:《想象中国:五四儿童文学的局限与张力》,《文艺争鸣》(CSSCI)2013年第11期。

14.吴翔宇:《“导师”和“朋友”的影响》,《人民日报》2010年1月26日。

15.吴翔宇:《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光明日报》2021年8月10日。

16.吴翔宇、安爽:《百岁蒋风:童心不老 诗意依然》,《光明日报》2025年2月10日。

17.吴翔宇:《搭建日本鲁迅学史新框架》,《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6月5日。

18.吴翔宇:《〈第七天〉空间衍射的生成与消歇》,《小说评论》(CSSCI)2013年第5期。

19.吴翔宇、陈国恩:《论鲁迅小说的时间意识》,《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10年第10期。

20.吴翔宇:《五四中国与鲁迅形象的生成》,《福建论坛》(CSSCI)2015年第6期。(《历史与社会》(季刊)2015年第3期转载)

21.吴翔宇:《<狂人日记>的空间形式与现代性意义》,《海南大学学报》(CSSCI)2008年第6期。

22.吴翔宇:《鲁迅小说的时间境域与文学史意义》,《新疆大学学报》(CSSCI)2008年第5期。

23.吴翔宇:《动态文化结构中“鲁迅形象”的建构与反思》,《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15年第9期。

24.陈国恩、吴翔宇:《论<长明灯>的空间形式与意义生成》,《中国文学研究》(CSSCI)2008年第3期。

25.吴翔宇:《鲁迅重构“中国形象”的文化机制与精神立场》,《求索》(CSSCI)2017年第2期。

26.吴翔宇:《论〈野草〉的时间意识》,《贵州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9期。

27.吴翔宇:《“鲁迅形象”的生成及文化反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8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6期“论点摘要”)

28.吴翔宇:《抗战文学审美批评的路向、困境与转型》,《中国文学研究》(CSSCI)2018年第3期。

29.吴翔宇:《沈从文重构“乡土中国”的文化机制与话语实践》,《吉首大学学报》(CSSCI)2018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2期转摘、北京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摘录)

30.吴翔宇:《鲁迅“文明批评”的历史思维与话语实践》,《求索》(CSSCI)2018年第5期。

31.吴翔宇:《鲁迅小说的启蒙话语结构与实践境遇》,《贵州社会科学》(CSSCI)2018年第10期。

32.吴翔宇:《“身体”与鲁迅小说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南通大学学报》(CSSCI)2018年第6期。

33.吴翔宇:《鲁迅小说“主奴共同体”的话语表达与拆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9年第6期。

34.吴翔宇:《五四儿童文学建构中国形象的现代生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4年第1期。

35.吴翔宇:《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史的理论构想与研究路径》,《吉首大学学报》(CSSCI)2019年第5期。

36.吴翔宇:《传统资源的化用与中国儿童文学范式的确立》,《兰州大学学报》(CSSCI)2019年第6期。

37.吴翔宇:《论鲁迅小说的名实意识》,《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11年第5期。

38.吴翔宇:《思想资源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学科化建构》,《西南大学学报》(CSSCI)2020年第3期。

39.吴翔宇:《〈野草〉的张力叙事与意义生成》,《浙江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8期。

40.吴翔宇:《代际话语与性别话语的混杂及融通》,《贵州社会科学》(CSSCI)2020年第9期。

41.吴翔宇:《跨学科拓展与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化的演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21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3期全文转载)

42.吴翔宇:《中国儿童文学“母语现代化”重构的逻辑与路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21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1期转摘)

43.周莹瑶、吴翔宇:《中国儿童文学“性别地理”的生产与表征》,《浙江学刊》(CSSCI)2022年第4期。

44.吴翔宇:《新时期儿童文学主体性建构的机制、过程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3期全文转载)

45.吴翔宇、卫栋:《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撰写的实践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新华文摘》(网刊)2021年第15期全文转载)

46.吴翔宇:《中国儿童文学语言本体论:问题、畛域与路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22年第4期。

47.吴翔宇:《作为“方法”的神话——论中国儿童文学对神话资源的化用与限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22年第5期。

48.吴翔宇:《中国儿童小说文体现代化的生成机制与路径》,《贵州社会科学》(CSSCI)2022年第10期。

49.吴翔宇:《语言变革与儿童散文的文体现代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22年第11期。

50.吴翔宇:《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下儿童文学批评的问题、结构与方法》,《河北学刊》(CSSCI)2023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论点摘要、《学术界》2023年第2期“论点摘编”)

51.吴翔宇:《“中国议题”与儿童文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江西社会科学》(CSSCI)2023年第2期。(《学术界》2023年第5期“论点摘编”)

52.吴翔宇、周莹瑶:《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中儿童文学史研究的理据与路向》,《西南大学学报》(CSSCI)2023年第2期。

53.吴翔宇:《重审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一体化》,《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23年第3期。

54.吴翔宇:《中国儿童文学开创现代传统的路径》,《学术界》(CSSCI)2023年第6期。(《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55.吴翔宇:《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基点、本体与方法》,《广东社会科学》(CSSCI)2023年第4期。

56.吴翔宇:《概念如何描述,怎样结构——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的分解式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23年第4期。

57.吴翔宇:《语言新变与儿童诗文体现代化的生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CSSCI扩)2023年第3期。

58.吴翔宇、迂卓:《中国儿童小说“战争”书写的机制、策略与反思》,《文艺论坛》(CSSCI扩)2023年第3期。

59.吴翔宇:《语言变革与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的生成》,《天津社会科学》(CSSCI)2023年第4期。

60.吴翔宇、孙天娇:民间童话中的恐怖叙事与伦理困境——以“格林童话”与“林兰童话”的对读为方法》,《齐鲁学刊》(CSSCI)2023年第4期。

61.吴翔宇、周莹瑶:《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合——叶圣陶儿童文学的母语现代性重释》,《南通大学学报》(CSSCI)2023年第5期。

62.吴翔宇:《知识论视域下的中国儿童文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评价》(CSSCI)2023年第3期。

63.吴翔宇、孙天娇:《“传统内”的转换和表征——林兰民间童话辑录的语言现代化重释》,《民族文学研究》(CSSCI)2023年第6期。

64.吴翔宇、张颖:《“及物”的人类智慧与“不及物”的人工智能——技术现代性语境下文学的主体性难题》,《贵州社会科学》(CSSCI)2023年第11期。

65.郑逸群、吴翔宇:《“中国式童年”的探索与书写: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民族国家想象》,《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23年第5期。

66.吴翔宇:《中国儿童文学知识生产的机制与路径》,《浙江社会科学》(CSSCI)2024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8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6期全文转载)

67.谢一榕、吴翔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童书出版的国际传播策略》,《科技与出版》(CSSCI)2024年第10期。

68.吴翔宇:《中国儿童文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逻辑进路》,《河北学刊》(CSSCI)2024年第6期。(《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全文转载)

69.吴翔宇:《中国儿童文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经验与反思》,《天津社会科学》(CSSCI)202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学研究文摘》2025年第2期全文转载)

70.吴翔宇:《地方路径视域下湖南儿童文学的知识生产》,《中国文学研究》(CSSCI)2024年第4期。

71.谢一榕、吴翔宇:《语言变革与张天翼儿童文学的范式生成》,《中国现代文学论丛》CSSCI集刊)2024年第4期。

72.吴翔宇、张颖:《重审青春文学的中产阶级趣味》,《华夏文化论坛》(CSSCI集刊)第36辑。

73.吴翔宇:《新中国儿童文学的空间生产》,《文学与文化》(CSSCI扩)2025年第2期。


【著作】

1.吴翔宇:《鲁迅时间意识的文学建构与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吴翔宇:《五四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吴翔宇:《鲁迅小说的中国形象研究》,九州出版社2016年版。

4.吴翔宇:《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鲁迅形象”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5.吴翔宇:《沈从文小说的民族国家想象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6.吴翔宇、徐健豪:《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1908-1949)》,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7.吴翔宇:《空间分立与融合——20世纪40年代文学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8.吴翔宇、卫栋:《彭懿作品版本叙录(上下)》,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9.吴翔宇、卫栋:《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观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10.吴翔宇、郑逸群:《现代女作家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2年版。

11.吴翔宇、谢一榕、徐健豪:《新时期40年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12.吴翔宇:《初语的风景:语言变迁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演进研究》,商务印书馆2024年版。


【课题】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下儿童文学发展史”(21&ZD257)。

2.主持国家社会基金重点项目“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研究”(18AZD033)。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变迁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演进研究”(17BZW030)。

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鲁迅小说的中国形象研究”(15FZW058)。

5.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五四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研究”(13FZW073)。

6.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鲁迅形象’研究(13YJC751062)。

7.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民族国家想象研究”(19YSXK04ZD)。

8. 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跨学科拓展研究”(21QNYC10ZD)。

9.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儿童文学的伦理批评研究”(2016M590554)。

10.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中国40年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

11.主持浙江省哲社规划“之江青年”项目“中国想象与五四儿童文学的价值建构”(11ZJQN086YB)。

12.主持浙江省哲社规划一般项目“中国儿童文学与***学的关联研究”(15NDJC229YB)。

13.主持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鲁迅空间意识的文化建构与意义生成(Y201018760)。

14.主持浙江省2011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非洲专项课题“后殖民视域下的非洲文学批评研究”(16FZZX05YB)。

15.主持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项目“沈从文小说的民族国家想象研究”(2016QN026)。

15. 主持杭州一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学龄前及小学阶段儿童分级阅读标准研发”。

17.主持上海臻材网络信息有限公司委托项目“0-12岁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指导课程研发”。

18.主持浙江省社科联项目“儿童阅读与推广”系列读书会活动(2020KPHD35)。

19.主持浙江省社科联项目“儿童诗与诗路文化”系列活动(2021KPHD28)。

20.主持浙江省委宣传部委托项目“山区26县文化特派团”。

21.主持浙江省社科联项目“新征程与新儿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教育系列活动”(2022KPHD15)。

22.主持浙江省社科联项目“优秀中华儿童文学资源的阅读、转化及推广”(2023KPHD09)。

23.主持浙江省社科联项目“浙产儿童文学图书走出去系列讲座活动”(2024KPHD24)。

24.主持浙江华旭实业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幼儿分级阅读状况调查与绘本创作指导”。


【教学】

1.主持2023年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特色工作项目“中华优秀儿童文学语言资源的现代转换及推广实践”。

2.主持浙江省“十三五”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3.主持浙江省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儿童分级阅读标准与儿童分龄指导课研发”。

4.主持浙江省课程思政教改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儿童文学创作特色班的课程体系改革”

5.主持浙江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儿童文学原理》。

6.主持浙江省“十四五”研究生教改项目“儿童文学研究生教育的交叉融合机制与实践创新探索”。

7.主持浙江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儿童文化研究》。

8.主持浙江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幼儿绘本的学情调查与研发”。

9.主编教材《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10.主编教材《浙江儿童文学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入选浙江省高校“十四五”首批“四新”教材。

11.主编教材《青少年文学鉴赏与批评》(少年儿童出版社2025年版),入选浙江省高校“十四五”第二批“四新”教材。

12.主编教材《儿童文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平台团队】

1.教育部交叉学科“儿童文学”负责人。

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3.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重点基地负责人。

4.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


【获奖】

1.著作《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观研究》获得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著作《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观研究》获得浙江省第二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著作《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1908-1949)》获得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主持教学成果《“大文学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著作《五四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研究》获得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6.著作《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观研究》获第五届张天翼儿童文学奖,入选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精品文库。

7.著作《鲁迅时间意识的文学建构与嬗变》获得浙江省社科联第七届青年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8.著作《鲁迅小说的中国形象研究》获得金华市第二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9.著作《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鲁迅形象”研究》获得金华市第二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Copyright © 2004-2018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管理入口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E-mail: et@zjnu.cn 感谢浙江师范大学网络办提供空间和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