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记周莹瑶“中国儿童诗史前期发展微探”讲座

发布时间:2022-03-19浏览次数:197

3月18号上午,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业博士生周莹瑶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儿童诗史前期发展微探”的线上讲座。本场讲座系“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成员丽泽童书社活动,由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翔宇教授主持,相关儿童文学爱好者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主持人吴翔宇老师便提到,对于史前期的整个中国儿童文学,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材料并不多,其关注者也不多,直到“五四”时期及之后儿童文学才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并逐步发展的局面,因此史前期的儿童文学是比较薄弱的。

薄弱并不意味着史前期的儿童诗及儿童文学没有了解研究的价值,周莹瑶首先为我们厘清了两个概念,即“史前期的界定”及“儿童诗的定义”,接着她从“古代童谣:徒歌谓之谣”“儿歌的出现”“未曾自觉的儿童诗”“近代儿童诗的发生”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

在“古代童谣”方面,周莹瑶先从童谣的定义、起源及其预言性质等方面来介绍,古代的童谣资源是很丰富的,如《后汉书》中就记载了不少的童谣作品。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纷纷回忆起了自己印象中的古代童谣,如“五月五是端午”等关于传统节日的一些童谣。乱世时的童谣有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因为其口语化与民间化,易于宣传政治理想。但南宋后市民阶级兴起,很多童谣开始脱离政治,变得更加的儿童化与生活化,累积了不少民间文学资源。

在“儿歌的出现”方面,周莹瑶从儿歌的定义及明代的一些儿歌集的介绍入手,为我们阐明了古代儿歌的发展。儿歌其实与童谣无区别,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将较民间化的称为童谣,较文人化的称为儿歌,这种指认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明代吕得胜的《小儿语》,是一部供给孩子们阅读并益于修身养性的蒙书,以格言式的语言呈现,被称为“天籁”。而其子吕坤续写的《续小儿语》则教化色彩更浓郁,也被称为“人籁”。吕坤还编著了一本《演小儿语》,其以歌谣的形式传达了对儿童的教育思想,脱离了格言的格式,使用了更加口语化的自由形式,更适合儿童的欣赏。明清时期还出现《天籁集》、《广天籁集》等儿歌集子。

在“未曾自觉的儿童诗”方面,周莹瑶主要介绍了一些蒙学诗歌读本及文人创作的儿童题材诗歌。文人创作的如《小儿垂钓》《古朗月行》《开孙满月》等儿童题材的诗作。蒙学诗歌读本像我们熟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用韵文写作的,它们在严格意义上并非诗歌,但对儿童有韵律上的启蒙。像《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也有助于儿童认识诗歌的形式,认识语言等,也可称为准蒙学诗歌读本。而《千家诗》也是重要的儿童诗歌教材,类似百科全书与博物志,其按照天空、月亮等题材分类来罗列诗歌,使孩子们便于仿写,有助于教导训练孩子的写作。

另外,周学姐还提及了一些古代的儿童作诗现象,如王勃、骆宾王、汪洙等。儿童自己的写作是儿童诗教的反馈,也是诗歌与儿童双向互动的一种呈现方式。

在“近代儿童诗的诞生”方面,周学姐表明,晚清的政治变革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如梁启超发起的“诗界革命”即强调以古文写出新意境,他也写下了一些爱国诗歌,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儿童诗。而黄遵宪是晚清儿童诗的代表,写下了不少真正的儿童诗,如《幼稚园上学歌》等。

而“新童谣”则是以童谣为载体的一场启蒙思想的传播运动,先人发现童谣可以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晚清的报刊开辟了很多关于“新童谣”的栏目,如杭州的《白话报》,其刊登了许多时政批评的童谣。歌谣体有利于口耳相传,把知识分子的启蒙思想传播到民间,同时也促进了童谣形式的变革,其内容慢慢转向描写现代的生活与思想。

周学姐还介绍了当时童诗的一种音乐性试探——学堂乐歌,因为学校的歌唱科目的开设需要,中国的音乐家们纷纷将外国的音乐旋律与中国的诗歌相结合,创作了不少学堂乐歌,这可以被视为中国近代儿歌的先声,较有名的如李叔同的《送别》。另外,儿童游戏诗也是儿童诗的一种重要类型。五四之前,白话儿童诗诞生了,如周作人在1914年发表的的《儿歌》即典型的白话儿童诗。

最后,周莹瑶总结道:在中国古代,儿童诗长期存在,民间流传的童谣成为儿童诗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文人将其自觉地编写为儿歌。文人也创作了不少以儿童为对象的作品,主要存在于蒙学读物中。晚清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诗歌成为了召唤民族觉醒的载体,促成了中国近代儿童诗的发生。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讲座内容积极提问,如“如何搜寻古籍史料”“儿童诗的概念问题”“儿童诗是否古已有之?”“当代中国儿童诗诗人的推荐”等,周学姐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详细解答,同学们受益匪浅。吴翔宇老师总结道“本场讲座拓宽了儿童文学专业学生对于史前期的儿童诗的学术视野,也促进了儿童文学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使得我们的研究不至于陷入完全的孤立当中,希望同学们可以多多交流各自的学习进程。”至此,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文字|方丽璇



 
Copyright © 2004-2018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管理入口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E-mail: et@zjnu.cn 感谢浙江师范大学网络办提供空间和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