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个体与家国的伦理选择——记周建华教授“《伤痕》与八十年代小说叙事伦理的转型”讲座

发布时间:2022-03-13浏览次数:205

3月11日上午,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周建华教授应邀参加丽泽童书社系列读书会活动,为广大儿童文学爱好者和浙师大研究生带来一场题为“《伤痕》与八十年代小说叙事伦理的转型”的线上讲座。本场讲座由吴翔宇教授主持,相关专业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周建华老师由当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谈起,述及自己“重返八十年代”的理由,并抛出“为什么将《伤痕》作为研究切入点”这一疑问,引发同学们对于《伤痕》思想上的独特性、美学上的开创性的思考。

接下来,周老师带领同学们细读文本,在与《班主任》的对照中,发现了《伤痕》独特的故事建构,例如开头与当时主流的叙事方式不同,使用了倒叙手法;又如结尾“走向灯火通明的地方”的开放性,并指出结尾具有一些70年代小说的特质,极有可能是作者无意识的一种处理。

文本细读之后,周老师指明故事内含两组关系,即显性的伦理关系与隐形的组织关系。显性关系受到了隐形关系的支配,两种关系构成了小说巨大的叙事张力,集中体现于王晓华在“生母”与“组织母亲”之间的人生困境。正是在这困境之中,小说表现了独特的道德意识,即个人的道德优先于集体的道德。这种叙事伦理的转向与新意识的萌芽,与《班主任》符合主流意识的宏大叙事是不同的。

讲到这里,周老师为同学们补充说明了叙事伦理批评与伦理批评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并推荐了相关的专业论著。



而后周老师指出,以《伤痕》为代表的伤痕文学实现了叙事话语、思想承载及伦理价值三个方向的转型。伦理价值方面,故事伦理的家国导向被对个体生存与生活的关注所取代,个人的生命悲剧取代了英雄的赞歌;故事叙述层面,《伤痕》也在酝酿着艺术观念和方法的变革,心理描写与场景描写等手法的使用,使叙事话语具有突破性与多元性。

最后,周老师将《伤痕》与80年代注重个体生命叙事的先锋文学相联系,总结了伤痕文学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所做的贡献。

吴翔宇教授在总结中提到,本场讲座拓宽了儿童文学学生的学术视野,为同学们的学术写作提供了很好的滋养。至此,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文字|熊威

 
Copyright © 2004-2018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管理入口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E-mail: et@zjnu.cn 感谢浙江师范大学网络办提供空间和域名